
多層住宅加裝改造電梯的建議
2018年05月31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廣州興建了大批房改房,由于當時經濟發展水平所限,當時的房改房大多無電梯設施。隨著時間已過20多年,80年代入住,90年代開始房改的受益人大都年過60、70甚至80。這些人每天爬樓梯,上5樓、6樓甚至8樓、9樓,實在是老牛負重,體力不支。更有些病殘者,拄著拐杖上下樓,拖著病體爬樓梯,且一年不如一年,他們急需解決每天艱難爬樓梯的困難。
現將調查的某大型國企洪德路洲頭咀住宅區情況介紹如下:被訪單位在80年代建有三幢7、8層的框架結構住宅,分配給企業的領導、知識分子和工人居住,90年開始房改,其2樓以上住戶情況如表:幢號二樓以上戶數各年齡段戶數說明 60歲以下 61-70歲 71-80歲 80歲以上 1 20 2 6 2 10
最大88歲1人 2 14 0 9 1 4 3 42
5 20 8 9 最大90歲1人小計 76 7 35 11
23
在上表76家住戶中:住有正、副廳級、正副處級干部43人,其中離休干部15人;高級知識分子44人,其中正高工6人。這些人在過去的大約40年生涯中為企業、社會和國家作出了很大貢獻。然而現在他們都已年高體弱多病,每天都要經歷著爬樓的生活,造成生活極其不便,他們非常迫切地盼望政府、社會關注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解決他們的居住困難。
一、多層住宅改造加裝電梯的社會意義
據估計,廣州需要和可能加裝電梯的多層住宅約有5000—10000幢,平均約7500幢。涉及面為19萬戶,57萬人。若以50%的住戶盡一切能力購買新電梯樓計,則需有9.5萬戶電梯新房供應。樓價高漲是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買房難也成為直接關系到普通百姓的民生問題,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平抑樓價的過度上漲。舊住宅加裝電梯可以部分減少新樓供應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減緩廣州樓市緊張和抵制樓價上漲幅度過快的作用。
其次如果9.5萬戶的多層住宅住戶想法去買新樓,則老城區就會空出9.5萬套無樓梯房租售給外來人居住,老城區將增添約30萬新流動人口入住。最近幾年人們常常在廣州老城區的街巷內,見到成群的流動貧困人口,有擺地攤的、撿垃圾的、打短工的、乞討的……有人說,荔灣、越秀、海珠、白云等老城區的居住人口素質在退化,逐步走向貧困化和文盲化。我們在荔灣區光復路、越秀區中山四路的大塘街道和沿江西、海珠區濱江西一帶,經常見到這類人群,由于不講文明衛生,我們甚至可以在偏僻的街尾、路邊、橋底,聞到陣陣騷臭味,這對廣州衛生示范城市的建設產生不利影響。舊住宅改造加裝電梯,原住人口不向外搬遷,可以極有效地防止廣州老城區居住人口素質向貧困化和文盲化的方向蛻化,推動廣州大都市的文明建設。
第三,多層住宅改造加裝電梯,會減輕政府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壓力,也對新的經濟適用房的建造標準提供長遠的考慮和規劃。
第四,多層住宅改造加裝電梯,能使19萬戶、約57萬人的居住生活質量得到改善,住房人不會發生被迫遷移,減少不必要的搬遷損失,社會安定和諧,也給城市管理帶來方便。由于加裝代價較小,把19萬套經濟而有功能缺陷的住房改造成經濟而功能全的住房,等于為社會增加了巨大的財富,使多層住宅的社會效益大大增加。
二、多層舊住宅改造加裝電梯的可能性
根據我們對廣州市西華路、周門小區、華僑新村、米市路、小港、洲頭咀、沙園、三元里、五羊新城、體育東、體育西、華景新城等地的考察,大部分老城區中心地帶的多層住宅是可以改造加裝電梯的,技術并不復雜,占地小,每臺約1.5平方米,造價不高,約30萬元/臺套;工期短,一般3—5個月就可以完成一座樓的改造。
幾年前,上海出臺多層住宅改造安裝電梯的政策,廣州也有單位實施了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隨著廣州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建議市政府把解決10層以下多層建筑加裝電梯的問題,列入政府的工作計劃,就如同危破房改造項目一樣。
一、關于多層住宅改造加裝電梯的資金來源
1、建議政府針對多層住宅改造加裝電梯一事成立專門的協調小組,統一操作,同時在資金運作方面,從城市建設資金或經濟適用房建設資金中撥出一部分,用作舊房改造資金,并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
2、一些經濟效益不太困難的單位,應當責無旁貸地出一部分資金,用作舊住宅改造資金,同時享受政府在規劃報建、項目審批、稅務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3、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從房屋維修基金中撥出一部分。
4、住戶也出資一部分,解決加裝電梯的小部分費用。
建議政府、原單位各出30%,維修基金和個人各出20%的舊房改造加裝電梯的費用。
二、關于多層住宅改造加裝電梯的建設管理
1、有條件的單位,由原單位負責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
2、無條件的單位,由市、區政府房管部門統一規劃、設計、建設方面的管理,類似危破房監督改造。
3、政府的規劃、房管、稅務、城管、建設等部門給予特別的支持、扶持和幫助。
三、
完成改造后的使用管理
參照社會物業管理,由街道居委會統籌,由住戶交費。
聯系方式:010-51665654 E-mail:[email protected]
技術支持:北京意泰物聯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京ICP備15055668 號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主辦 北京魯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 京公網安備:10105014476號